竣工图由谁来编制、谁来审核?相信大家在工地都比较清楚,一般情况下竣工图都是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监理单位审核。
因为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人员参与了现场施工,对工程实际情况最为了解,能够准确地将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等内容反映到竣工图上。
在《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DA/T 28-2018)中,规定了竣工图的编制、审核等要求:
一般情况下,竣工图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在无设计变更情况下,可以直接在原施工图加盖竣工图章、并签字确认。
对于一般性变更,可在原施工图上标注修改(划改法)内容并附变更依据(修改内容30%以内,但具体很难界定30%),加盖竣工图章。
若有重大变更,则需重新绘制竣工图。因设计原因导致的变更,由设计单位重新绘图。因施工原因导致的变更,由施工单位重新绘图。
不少地方标准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如安徽省《建设工程文件收集与归档标准》DB34T4574-2023,明确竣工图应由施工单位绘制,并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图没有变更的,由施工单位在原施工图上逐张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作为竣工图;
(2)施工中有一般性设计变更,能将原施工图加以修改作为竣工图的,由施工单位在原施工图上按变更后的内容描绘并注明变更设计依据,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作为竣工图;
(3)施工中有重大变更的,应委托原设计单位改绘变更后的图纸,由施工单位在改绘的图上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作为竣工图;
竣工图的绘制与改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制图标准的规定。同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将竣工图作为工程技术经济资料的一部分,这说明竣工图是可以作为结算的依据之一的。
但是,竣工图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监理审核,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大家都知道施工单位是以利益至上,由他来编制竣工图,肯定会修改某些比较隐蔽的地方、在图纸上体现更多的工程量、以取得更多的工程结算款,那监理如何审核,如何把握审核的深度、发现问题?
那在工程实践中,我们也要分情况来说。如果说施工图纸变动的比较小,那竣工图由施工单位编制,没问题,建设、监理审核的工程量也比较少,问题也容易发现。
但是如果涉及修改的工程量比较大,除了建设、监理审核之外,还需要设计来把关,毕竟设计也有设计质量终身责任制。可以在设计合同中规定,竣工图由设计单位来主导,以保证建设方的利益。
当然,若设计修改的工程量比较大,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图,对监理和业主来说,审核的工作量就比较大。因为要逐张核对竣工图与施工图、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等资料的一致性,还要与现场实际进行比对,确保竣工图的真实性、准确性。特别是在工程变更较多的情况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梳理和核实每一处变更是否在竣工图中得到了正确体现。
所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就要提前制定一些预防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强化全过程造价控制与变更管理。建立严格的变更管理程序,明确变更提出、审核、批准、实施的流程和权限,所有变更必须书面确认,并明确变更范围、原因、责任方、费用和工期影响。
(2)实行严格的会签审核制度。施工单位编制人、技术负责人需签章,对图纸真实性负责;监理单位必须对照所有变更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实质性审核并签章确认;业主单位项目负责人或专业工程师进行最终确认。建立奖惩机制,对编制准确、及时的竣工图予以奖励,对编制粗糙、虚假的予以严厉处罚。
(3)建立清晰、完整的变更依据链。对所有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签证单、技术核定单等变更文件进行统一、连续的编号管理,并强制要求在竣工图上修改的部位清晰标注对应的变更文件编号,同时编制变更文件汇总表并与竣工图目录相关联,实现图-变更文件可追溯。
若发现施工单位随意修改竣工图增加工程量,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重新编制竣工图,确保其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实际。
同时,对施工单位这种弄虚作假、篡改竣工图、修改工程量等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依据合同约定扣除相应的工程款作为违约金,以起到警示作用。